@Since 2006:音樂學習、器材使用心得筆記,範圍包含:音樂理論、吉他、鍵盤、MIDI、編曲、音樂製作 … 等技術層次議題,內容深淺不一,僅是個人學習的心得筆記、想法,非教學,歡迎同好交流指教。文圖除非註明轉載、出處,否則均由 Rick KY Hwang (瑞克) 撰寫、繪製,未經允許,請勿私自以各種方式捷取、轉載。如有任何不當引用圖文,還請告知

最佳瀏覽環境: 解析度 1440x990 以上,建議使用 Firefox、Chrome、Safari 瀏覽器

2019/02/01

[已搬移] 怎樣的程度才適合組樂團?



Updated 2021/08/28: 本文不再維護,已搬移到 新位址 



這種東西會有點主觀,所以我個人大概分成兩個目的好了:娛樂性職業性,兩個的層次界定大概是這樣:
  • 娛樂:大家能夠開心玩,沒有壓力,介於 KTV 和樂團之間
  • 職業:用樂團賺取利潤,重點在於經營
針對這兩種的層級,我下了一些定義,從技術層面 (演奏層級),編曲層次兩個部分,這兩個層級都會面對這些問題,只是比重、還有深度的問題:

演奏技術層面技術就是樂器的駕馭能力。這種東西和每個人的啟蒙老師、個人處世態度有很大的關係。

編曲層面嚴格講也不算編曲,在樂團裡,簡單說就是工作分配。這關係樂手本身的對音樂的執著與認知程度。能聽到多少、能聽到啥層面的問題。聽不到細節、聽不到關係,就等於跑龍套

跑龍套我個人慣用的名詞(可能也會出現在其他行業,Coder  會出現的就是 Design Pattern)。在音樂領域裡,就是把和弦節拍彈對,叫做跑龍套。其實就是六十分的練習層次。很多時候,大部分的『團』是連這個層次也達不到的,不是個人的問題,是整個團的問題。



娛樂性樂團

如果是上班族,但是還是期望能個熱血,那麼最好還是要有這樣的基本的能力,玩起來才不會太吃力、無力。技術層次 分成和弦、旋律兩個部分。

和弦 / 和聲
至少 C 大調 (A 小調) 和 G 大調 (E 小調) 的順階和弦要熟練, 一個和弦有三種以上的按法。這裡提的不管是吉他還是鍵盤都要具備這樣的能力。


旋律 / 音階
跟和弦一樣,至少 C 大調 (A 小調) 和 G 大調 (E 小調) 音階要熟練,要想都太慢了。跟鍵盤打字一樣。同上,不管是鍵盤還是吉他都一樣,要有『即時』反應的能力,否則都會吃力。


編曲層面

以上班族的角度來看,談編曲這件事情跟爆肝沒兩樣,所以不要太要求這部份。最多能要求的就是照本宣科:也就是照著譜彈,或者能夠跑龍套,也是照彈就好。只要歌曲的主要結構能夠掌握就有 60 分了。



職業取向樂團

以下是我個人覺得必備的,不管是樂手還是歌手,而是整團的人都必須要有這樣的能力;
  1. 一首歌聽完之後,能知道基本配置:
    • 有用到哪一些樂器,哪一些音色
    • 分的出來 Pad 有那些 (不一定是 String 而已)
    • 基本的節奏形態
    • Key / 轉調
  2. 歌曲有哪些段落,配器如何。
  3. 哪些配器可以省略,哪些音色可以用什麼取代
  4. 曲風方向有哪些 (一首歌可能混合了很多種曲風)
這部份就不像娛樂性那麼簡單了,我比較著重各個樂手專業層次的問題、歌曲整體性的掌握程度、取與捨。


技術、配器層次


不管是吉他、Bass、鍵盤手,24 個大小調是一定要熟的。需要想、要翻譜都是不合格的。

歌曲聽過一首歌兩次,能夠知道段落、和弦進行、音色、編曲配器比重。知道基本律動 (Groove) 是啥、插音 (Fill)、過門 (TR)、襯底 (Pad)、.... 等。有哪一些聲部 (Channel) 可以省略、什麼樣的聲部最好不要省略。

聽過之後,知道原曲所需要的和樂團編制的距離,應該怎麼取捨、怎麼調整。可以用什麼方法補充不足的地方,不讓原曲失去味道。

有興趣的人聽聽我編的 『One Night in 北京』和原曲的差異。我編的重點在於:能夠現場演奏,而且不失原味。能夠『現場演奏』必須考量所有樂手的演奏能力、設備需求、現場配套措施等,這部份可簡單,可以複雜。


Vocal 主唱

如 "樂團的主唱" 一文提到的,不見得要會彈木吉他,但是一定要會讓樂手知道自己的音域,還有就是會算拍子和知道段落。另外就是舞台魅力、帶氣氛、掌握表演節奏、時間,知道樂手狀況:像是吉他 or 鍵盤聲音突然會不見、鼓手小鼓歪了、鼓棒斷了、大鼓位置跑掉了。



------- Copyright © 2014-2019 Rick KY H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




現實與理想的距離


基本的建議是:


--- 不要有一次就想做到完美的想法 ---


實際上也不太可能,萬丈高樓平地起,要知道取跟捨的拿捏。


大部分 Cover 歌曲,特別要做的是流行歌曲,標準編制的樂團能夠做到六、七成像就算是很不錯的了。因為大部分流行歌曲的編曲並不是樂團導向,也就是編曲過程時,不太會考慮現場演奏的問題,換言之編曲者可能會用一個管弦樂團來編(五、六十軌)、或者用了六把吉他疊出音牆 ... 等,也可能會用一個小編制的弦樂團 (4 人)、或者五把吉他堆疊出來的畫面,或者數十種以上不同音色的鍵盤音色 .... 等。


留意一下一些有現場樂團的電視節目,或者預算夠多的演唱會,他們做出來的歌曲通常會接近原曲的七成以上,但是現場編制通常也不會太簡單。

像是歌唱選秀節目,因為收視率不錯;或者預算夠的演唱會,能夠請足夠預請樂師,所以常看到的編製會是這樣:
  1. 節奏組:一位鼓手,同時具備 Looper Machine、一位打擊樂手,負責 Percussion 部分
  2. 兩組鍵盤手以上,兩位現場各自會有四台以上的 Keyboard,或者 Looper Machine (iPad or Laptop),工作分配大概會是:
    • 一個負責鋼琴伴奏 以及其合成音色演奏
    • 另一位專注在負責襯底 (Pad),還有音效、Looper
  3. 兩位吉他手以上,他們也分別會準備二~三把吉他,依照不同需求做準備,常見的可能是:
    • 搖滾歌曲:這就一般樂團最擅長,兩把 Rhythm、一把 Lead / Fill
    • 慢歌:可能一位負責木吉他、另一位 Solo;或者有些歌需要尼龍吉他 (Bossa、Smooth Jazz) 等。
  4. 客串樂手:除了固定班底,有時候會需要一些客串的樂手幫忙,像是:Saxophone、古典吉他、木吉他、小提琴、小號、國樂器、Percussion ... 等客串樂手。


    所以假設以上是理想,需要那麼多東西,那麼多人,相對的就有對應的成本。而大部分的團只有:3- 5 個人,所以再說一次:要知道取跟捨

    中國的音樂節目常常有大型編制,可以聽聽看這首曲子的重新編曲,如果你的團要做這樣的曲子,要怎麼安排?怎樣取捨?




    先求有再求好

    先把大架構都做對了,也就是『樂團總譜』提到的東西。然後再來處理細微的修飾的部份。例如很炫炮的 Solo、很漂亮的裝飾音、過場音效、很有味道的 Loop ....

    細節靠的是個人的修行與努力,還有樂團持續精進的態度。



    推薦入門歌曲

    推薦一些是我個人覺得算是入門,第一次組團可以練的曲子,比較篇搖滾為主。這些歌曲我都彈過,有些也是我個人的教材範例。
    1. Brain Adams - Summer of 69 (D-F)
    2. Avril Lavigne - My Happy Ending (D)
    3. Avril Lavigne - Basket Case (F#, Play: G)
    4. Nickelback - Someday [D]
    5. Zombie [Em]
    6. Deep Purple - Smoke on the Water
    7. 五月天 - 尬車
    8. 海角七號 - 無樂不做
    9. Bon Jovi - It's My Life [Eb]
    10. Bon Jovi - Have a Nice Day [E]



    ※ 版權所有,謝絕轉載,請尊重著作權法 ※



    其實說那麼多,都是理想,我自己過去玩團那麼多年,也尚未有這樣的團隊,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讓團員大家能一起變成那樣。



    延伸閱讀 (站內)
    1. 樂團的經營
    2. 樂團的主唱
    3. 吉他音階學習引導
    4. 吉他基本功
    5. 樂團總譜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本文內容 (為避免垃圾訊息,輸入的意見訊息會經過站長過濾才會出現,敬請見諒。或者可以使用 FB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