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06:音樂學習、器材使用心得筆記,範圍包含:音樂理論、吉他、鍵盤、MIDI、編曲、音樂製作 … 等技術層次議題,內容深淺不一,僅是個人學習的心得筆記、想法,非教學,歡迎同好交流指教。文圖除非註明轉載、出處,否則均由 Rick KY Hwang (瑞克) 撰寫、繪製,未經允許,請勿私自以各種方式捷取、轉載。如有任何不當引用圖文,還請告知

最佳瀏覽環境: 解析度 1440x990 以上,建議使用 Firefox、Chrome、Safari 瀏覽器

2008/11/03

前級、後級、單體


玩電吉他跟一般木吉他, 古典吉他最大的差別就是電吉他多了電 .... 所以電吉他如果只是一把吉他, 基本上不能算完整, 完整的應該要包含 '電' 的部份. 因為多了電的部份, 使得電吉他除了吉他本身之外, 最常被提到的話題就是音色 (Tone, 痛).

有經驗的吉他手 (這邊指電吉他手) 或者喜歡搖滾樂的朋友都會開始留意關於音色的問題. 例如誰的痛很兇, 很猛, 很溫暖; 誰的痛聽起來圓圓的; 很電; 誰的痛起來很沉; 有些痛聽起來很 Modern; 誰的聽起來像 Woman Sound; 有些聽起來很麻, 很散; ...... 等等, 千奇百怪的形容詞. 音色的成因, 因為 '電', 所以有一點複雜.

電的部份簡單說就是指吉它本身以外的東西, 一般的說法就是指電吉他專用的吉他音箱 . 講的專業點 (唬人一點) 就是包含前級 (Preamp), 後級 (Power Amp), 單體 (Cabinet).

  • 前級 (Preamp): 負責改變波形, 我們聽到的音色 (Tone), 包含 DS (Distortion), OD (Overdrive), Mod (Modulation) , Dyn (Dynamic), Filter, EQ .... 等, 就是由前級負責處理, 運算. 一般的綜合效果器 (Multi-Effect), 單顆效果器, Rack Effect 都算可以說是前級.

  • 後級 (Power Amp): 又稱功率放大器, 主要功能就是把聲音放大. 吉他拾音器 (Pick up) 送出來的訊號是很小的, 經過前級處理後還是很小, 要達到我們人類耳朵能夠聽到的範圍, 必須經過放大的步驟. 一般錄音界面上面的 Pre 旋鈕, 需要額外插電的電腦音箱 (被動式), 錄音室用的近場監聽 .... 等都包含後級電路.

    功率放大器顧名思義就是放大功率的電路, 所以後級通常是很吃電的, 一般我們在看的家用音響都註明輸出功率, 指的就是後級的功率. 那前級不吃電嗎?前級當然也吃電,但是 100w 跟 2w 的功率比起來,前級的消耗功率基本上常會被省略。真空管前級除外。

    呃 ... 提外話, 很多家用音響都會用一些名詞來混淆視聽. 我十多年前買的一組床頭音響號稱 700W, 而我的雜牌吉他小音箱 15W ... 看起來 XX 比雞腿 ... 可是其實 700W 指的是瞬間功率 (PMPO, Peak Music Power Output), 而我的吉他音箱 15W 是平均功率, 或稱額定功率 (RMS, Root Mean Square). 但實際上我的吉他音箱音量旋鈕 (後級) 很少開超過五的, 音量往往都比 "700W" 的音響大很多 ... 因為音響的 700W 只是瞬間的 (Moment, 摩門特), Not Always. 如果是 Always 喇叭大概會炸掉, 然後警察杯杯會常來我家泡茶, 喝咖啡 ... @@

  • 單體 (Cabinet): 就是音箱單體, 俗稱喇叭. 有很多不同的規格, Size, 阻抗, 組合 ... 等. 不同的規格, 會有不同的音色. 單體會影響最後輸出的結果, 簡單說, 就像 LCD 一樣, 有高品質的影像光碟 (前級), 也要有高畫質的 LCD 來顯示 (單體), 當然 LCD 要有足夠且穩定的電力供應 (後級). 另外不同的單體組合, 例如最常見的就是: 12 吋 x 2 個, 12 吋 x 4 個, ... 等排列, 因為單體數目不一樣, 所產生的音壓不同, 也會影響 Tone.
吉他手的音箱, 就像上述的, 他就像 LCD 一樣, 吉他本身就是影像來源一樣. VCD 其實是解析度很低的畫質, 但是我們透過電腦的 LCD 上, 加上適當的距離看其實都還可以接受 (當然軟體有處理過); 但要是拿 DVD 影像放到一個解析度只有 320x 200 的 LCD 看, 那就不容易感受 DVD 畫質的細膩, 甚至會造成視覺上的誤差.

所以很多前輩都會說: 音箱很重要! 一把 2000 塊的琴 line-in 到 100000 的音箱, 得到的聲音不會太差; 一把鳥琴 (PRS) line-in 到 2000 塊音箱, 得到的聲音還是只有 2000 塊.

所以音箱, 效果器, 吉他這三個東西的重要性一般來說會是: 音箱 > 吉他 > 效果器.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隨意轉載※


不過話雖然這麼說, 實際上執行起來是有困難的, 尤其在台北這種都會區玩電吉他. 像我這種住在台北市區的小套房裡, 就不可能買啥高瓦數音箱. 嗯 ... 因為不想跟警察太熟 XD ...

所以像我這種吉他手就迫切須要好的 amp simulator (音箱模擬, 包含 cabinet simulator) + 好的監聽系統. 音箱模擬主要就是獲得吉他手想要的破音, 不管是 DS, OD, FZ, ........ 一些高階的真空管前級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知名的產品像是: Marshall JMP-1, Mesa Boogie TriAxis Preamp, Digitech 2120. Modulation 也有: T.C. ELECTRONIC G MAJOR .

那吉他手本身呢? 吉他手是導演 + 演員 + 編劇 + 化妝師 + ..... 所以吉他手本身還是最重要: "Tone 在手上" 無疑是千古名言~~ (雖然電吉他的歷史還不到百年)

『Tone 在手上』已經被我換成 『Tone 在腦袋裡』了

所以, 在這個 Blog 不難發現, 我很少寫和吉他硬體有關的文字.


延伸閱讀(站內)
  1. 如何選擇適合的數位設備 - 以吉他綜合效果器為例
  2. New Gear - DigiTech GNX4 Guitar Workstation
參考資料/線上資源

  1. 前級? 後級? [當代樂手]
  2. 吉他擴大器 [土法煉鋼]
  3. 音箱前後級的音量鈕為何要獨立分開? [吉他手小潘的音樂世界]
  4. 效果器串接知識, 包括 Amp 後面 Loop 應用 [豆芽菜舖 - 閃電手]
  5. 如何選擇第一對監聽喇叭

3 則留言 :

  1.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一直沒有搞懂音箱模擬器的作用.
    amp simulator一般接在什麽位置?
    是功放前還是後?

    回覆刪除
  3. 音箱模擬就是模擬 Amp 的前級. 他是屬於 Pre-Amp 的一種.

    回覆刪除

歡迎留言討論本文內容 (為避免垃圾訊息,輸入的意見訊息會經過站長過濾才會出現,敬請見諒。或者可以使用 FB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