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06:音樂學習、器材使用心得筆記,範圍包含:音樂理論、吉他、鍵盤、MIDI、編曲、音樂製作 … 等技術層次議題,內容深淺不一,僅是個人學習的心得筆記、想法,非教學,歡迎同好交流指教。文圖除非註明轉載、出處,否則均由 Rick KY Hwang (瑞克) 撰寫、繪製,未經允許,請勿私自以各種方式捷取、轉載。如有任何不當引用圖文,還請告知

最佳瀏覽環境: 解析度 1440x990 以上,建議使用 Firefox、Chrome、Safari 瀏覽器

2007/09/02

錢推出來的


音樂製作品質好壞的因素很多,一般來說,設備跟技術方面的因素 (不講編曲、演奏技巧) 常見的有以下:

  1. 音源/取樣:好的音源品質,高取樣資料的音色,當然品質就會好。現在來說軟體音源的品質很高,彈性高,應用範圍廣。但是相對要有夠力的電腦,跟相對的電腦知識。不要以為買來的音源只要裝到電腦就沒事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音色適合應用的地方。

  2. 錄音:麥克風要會擺,S/N 比要會掌握,要錄到重點,該錄的噪音要錄,像吉他的撥絃聲;不該錄的噪音,像是太多的反射共鳴音 ... 不過台灣沒有太多的錄音環境,所以有取樣的好的音源就用音源吧。現在很多東西都可以 Line-in,也都很方便,除非預算夠,不然不太需要自己去錄鼓、吉他、鋼琴 ... (不要再問我怎麼錄鼓啦 ~~~ ==> 好吧, 我最後還是寫了, 看這裡: 錄鼓的基本概念)

  3. 錄音介面:A/D、D/A 晶片的品質,Sample Rate 一般會覺得越高越好。不過一些前輩覺得未必,我知道台灣有一些錄音室的標準是 48k/24bit ...

  4. 混音:很重要的步驟,卻也是最難入門的領域。不管是物理理論層次的概念,還是實際混音的概念,都不太容易入門。仿間幫樂團錄 Demo 的,很多都沒有混音。所以聽起來品質都一樣 --> 糊成一團。當然現在資訊越來越豐富,網路上也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技術文件,所以我相信會越來越好。
上面說的東西,都要錢。音源要錢,錄音要錢 (要有好的錄音環境; 麥克風要錢、人事費用)。錄音介面要錢,混音要錢 (要有好的監聽環境、效果器、人事費用) ... 所以都是 $$$$...........

大概也要百來萬吧 @@..... 雖然跟以前幾千萬的設備比起來,算很省了。不過基本上還是錢推出來的 XD

延伸閱讀:
But,我還是要老生常談,有這些東西不等於能做出好的音樂,他們都只是工具跟技術層次的東西,還談不上藝術層次。能否讓這些 "技術" 提生到 "藝術" 的層次,還是要看操作者的 ""。

因為玩上面提到的東西要有一定的 $$ 基礎 (當然相關知識基礎也很重要:包含該有的音樂素養、音樂知識、工作流程、電腦軟硬體知識 ... etc),所以有時候朋友丟一些 Demo 給我聽時,通常我只聽詞曲、編曲、曲風駕馭、演奏技巧等。上面提到的東西我都不太聽,也不會給建議。除非來了一個家裏是開錄音室的 ... 不過開錄音室的應該不需要找我 XD~~~~

還有還有,也不要以為用 Guitar Pro 編好的東西加上一台十幾萬的音源就可以弄成跟市面上的唱片一樣。GT Pro 編的東西,如果是要套用好一點的音源,轉成 wav or mp3,那樣的檔案,到我手上幾乎是要重作。因為每一台音源機的特性不一樣,音色 Velocity range 不一樣,音色排列不一樣,特殊表情使用方式不一樣,最後還有 GT Pro 會加很多亂七八操的 Control Message,基本上那不是給人看的東西。 .... 然後,還是要有上面提到的設備才能做出 "" 出像樣的東西。

也不要以為硬的這麼麻煩,所以用軟的會比較方便?其實差不多!軟的只是過帶比較方便而已,製作程序上,都差不多!上面提到的東西還是要有!用軟的要懂得基本的電腦概念,不然問題會更多。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本文內容 (為避免垃圾訊息,輸入的意見訊息會經過站長過濾才會出現,敬請見諒。或者可以使用 FB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