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2006:音樂學習、器材使用心得筆記,範圍包含:音樂理論、吉他、鍵盤、MIDI、編曲、音樂製作 … 等技術層次議題,內容深淺不一,僅是個人學習的心得筆記、想法,非教學,歡迎同好交流指教。文圖除非註明轉載、出處,否則均由 Rick KY Hwang (瑞克) 撰寫、繪製,未經允許,請勿私自以各種方式捷取、轉載。如有任何不當引用圖文,還請告知

最佳瀏覽環境: 解析度 1440x990 以上,建議使用 Firefox、Chrome、Safari 瀏覽器

2007/04/30

軟的? 硬的?


"音源" 決定音樂成品的質感. 軟體音源的出現, 他的效果, 品質, 等各項數據跟傳統的硬體比較起來, 幾乎是以指數曲線的速度在成長. 有朋友問我, 那硬體音源是不是可以淘汰了??

以前一台鍵盤的波形檔可能只有 16M Byte, 早期的更是用 K 作單位. 到現在市面上頂級的合成器波形檔成長到 355M Byte (Yamaha Motif XS). 看起來成長很多了吧! 這是今年初 (2007) 市面上波形算是最大鍵盤了. 三百多 Mega Bytes 中包含了數千種音色. 基本上無論是錄音室錄音, 現場表演, 都是很棒的. 這是硬體.

那軟體音源呢? 一套 Ivory (著名的鋼琴取樣) 就有 10 張 DVD ..... 一張以 4.5G 來算. Total 就差不多 45G 了. 裡面的音色就只有三台鋼琴. 三台鋼琴用了 45G!? 會不會太誇張? 沒錯, 就是那麼誇張. 當然他的品質真的是沒話說的.

不過要注意的是, 軟體音源雖然取樣的品質很好, 但是也要搭配好的錄音介面 + 好的監聽系統 + 好的監聽環境, 才能夠聽到好的聲音. 這是相對要付出的!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那現在硬體是否可以淘汰了?

其實我個人覺得現在還未必, 主要有幾個原因:
  1. 現場表演硬體目前還是佔優勢. 因為那些琴的操控性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產品.
  2. Session Player 未必都會使用電腦 or MIDI
  3. 軟體雖然效果好, 但如果是作現場的表演, 我想大部分樂手還是會選擇擺一台真的鋼琴.
  4. 我有看過有人現場也用軟體表演的, 但是畢竟還是少數. (在台灣)
  5. 錄音室裡軟體會比較適合.
  6. 軟體音源通常參數都很多, 介面複雜, 有時候不容易上手.
  7. 硬體的聲音通常會比較紮實.
當然, 我列的這些東西, 其實都是用現在的角度來看. 未來真的很難說. 但是軟硬之間, 都有他們優勢所在. Session Player 可能會比較喜歡傳統的硬體, Studio 會比較適合用軟體.

就像類比跟數位之間, 兩者其實都一直存在著. 老舊的類比並沒有完全被淘汰. 我想還是各取所需吧!

相關資料:

8 則留言 :

  1. 哈囉 大哥 請問一下 如果我純粹用軟體音源
    在相同監聽下 不同價位的 錄音介面 錄出來的音質會差很多嘛?(像是寬度 清晰度..等等)

    回覆刪除
  2. 不同的錄音介面就要看他們的 A/D, D/A 差異, 這會決定聲音輸出的品質和音源表現的質感. 所以當然會有差. 至於差多少, 還是要搭配您的監聽系統了

    回覆刪除
  3. 感謝, 我比較好奇的是,
    軟體音源照理來說是在電腦內部跑,
    所以應該只有錄音介面的D/A會有影響,
    與A/D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最近剛從onboard
    換成錄音介面..感覺..手上這幾套音源混音的音場還是相當單薄扁平, 沒有改善..

    我在想是不是混音的技術不好?
    不過感覺不論我怎麼調整,
    先天的聲音就只是那樣了
    (光playback就有點悶)

    尤其是聽到別人的demo..
    也是同樣的音源,簡單的plugin,
    差不多的經驗..
    唯一差別是他們是在console上做混音

    但那深度 動態 就差非常多了...
    像是鼓和bass的飽滿度,就像唱片一樣了...

    所以我才納悶...平平都是軟體音源,怎麼
    音底會差那麼多?

    回覆刪除
  4. 沒錯, 就軟體音源來說, 只有跟 D/A 有關. 我說得是一般錄音介面的差異上.

    我不曉得你說 "單薄扁平" 是不指聲音比較薄? 不夠扎實之類的? 軟體音源會有類似的問題, 所以有些混音師會 duplicate 兩軌 (ex: 大鼓), 然後再用 compressor 壓. 作 R&B 那種大鼓跟 Bass 對點的東西, 就可以達到一般唱片裡面的飽滿度 + 又肥又大顆.

    另外我覺得監聽環境也是一個大問題.

    回覆刪除
  5. 這是EZdrummer官網的Demo

    http://homepage.ntu.edu.tw/~b93107008/MP3/toontrack-ez-drummer-demo.mp3

    這是從我的電腦直接playback的sample

    http://homepage.ntu.edu.tw/~b93107008/MP3/EZD_MY_ORIGINAL.mp3

    這是我自己調整後的sample

    http://homepage.ntu.edu.tw/~b93107008/MP3/EZD_MY_TUNE.mp3

    我自己的部分
    感覺 聲音有一點模糊

    像開頭的hi hat 我的形狀就很散..定位模糊,鼓的音源尚且如此 其他音源更是嚴重,
    全部混起來 不論怎麼分配頻率怎麼壓縮
    怎麼pan 都像是一盤散沙 聽起來都很模糊
    很遙遠..

    老實說我不追求大聲 只希望能夠定位清楚
    音質清晰 但就是不知怎麼下手說..感覺我的混音聽起來就是 扁平 模糊 軟散 不論是bypass還是mix以後...

    P.S 我的錄音介面是Presonus的Firebox
    只有監聽耳機, 喇叭是家用音響, 沒有outboard, 全部用plugin

    回覆刪除
  6.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過帶的. 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方式給你參考.

    * DrumSet / Percussion 每一個單元單獨過帶, 過帶時可以外加 Compressor, 以防爆表.
    * 過帶時音量過大一點, 大概 -1db. 這道理跟拍照解析度要開高一樣, 因為方便後製調整. 另外這樣的好處是, 每個元件的輪廓也會比較清楚.
    * BassDrum, Snare 一般過成 Mono, 其他則為 Stereo
    * 音源本身有 Pan 的 (ex: Tom-tom), 過帶前先考慮是否保留原本設定, 如果想重新調整, 那就先設定成 Center, 再過帶.

    過帶完之後, 就開始混音. 一般步驟不外乎: 調整 Volume -> Pan > Compressor/Limiter -> EQ/Filter -> Reverb/Delay ...

    你說會糊大概就是修 EQ 的問題. 沒有分頻好, 聽起來就是糊成一團.

    調整 EQ 基本的步驟可以參考這裡. 一般來說, 都離不開那樣的步驟.

    回覆刪除
  7. Hi, 大哥 我這裡做了一段模仿別人的編曲
    這是我的版本:
    http://homepage.ntu.edu.tw/~b93107008/MP3/practicegg.mp3

    這是原作者的版本:
    http://blog.xuite.net/presto.studio/music/8816308

    我混得蠻辛苦的...不過能力也只到這樣了...和原作者的編曲比起來 我的樂器沒有形狀,然後也沒有縱深,全部都平平的, 聽起來也沒有融入感, 感覺遠遠的...也很散

    不知道我這樣的聲音 需要做哪些加強?
    我也聽不出來音色紮不紮實, 只覺得解析度很差... 該黏在一起的也沒有黏在一起,感覺像是便宜錄音機對上CD的差距..

    埃...真的搥胸頓足...甚至懷疑是不是我的設備不好, 不過就像你說的 這跟訊號轉換無關,我也沒有過到外面去.

    看著別人輕鬆出品,自己的創意卻往往被混音技術礙手礙腳...哎..

    回覆刪除
  8. 一些想法, 你參考看看.

    針對每一個樂器可以再調一下 EQ, 因為整體聽起來比較平, 樂器特性並不是很清楚. 針對每一個元件的特性做調整, 砍掉不必要的頻帶. 這個部份會決定全部混在一起時每個樂器聲響的的紮實度. Google 一下, 可以找到很多各樂器混音時的分頻訊息.

    深度, 廣度, 位置要針對你想要混音的樣子來做調整, 腦海裡要有樂器位置, 場景的畫面.

    如果沒有辦法確定, 就按照 Style 去分析. "The art of Mixing" 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有興趣可以去找來看看.

    回覆刪除

歡迎留言討論本文內容 (為避免垃圾訊息,輸入的意見訊息會經過站長過濾才會出現,敬請見諒。或者可以使用 FB 留言討論。)